close

三月初,送叔叔去見爺爺。也不知道父子倆是否見著面,而這問題對我來說竟是生命中的另一個里程碑。

身旁的三嫂不時提醒著不可以觀看入土的那一刻,然而眼光總會不自覺的往那方向瞄去。看清楚了叔叔的鄰居碑文後,心一陣糾葛,那是過年期間發生意外車禍的友人父親。生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來時,有人歡喜有人憂,走時,豈是一個憂字可形容。

想起了爺爺的墓,那個被我遺忘了十多年的墓。自從家中的大姪女出世後,掃墓這檔事便與我無關了,因為照顧嬰孩的重責大任非我莫屬。記得最後一次去公墓是在國二那年。那天天氣很晴朗,春天的風透過木麻黃吹拂在我們這群騎單車的不大不小的青春年少的臉龐,一路上還會不時的遇上同年級的同學,感覺好像是大家一起約好了共赴一場盛會。記得當時還將這件事寫在週記上。大姪女如今已是個高中生了,身形比我還壯碩,想當年襁褓中的模樣,真是歲月催人老。

在我還小的時候,爺爺就上了天堂,記憶裡,是個老人,留著長長的鬍鬚,躺在病床上。我沒見過他離開那張床,記不起他說過什麼話,對他,真的沒什麼印象。但我好想他,我想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他應該也抱過我,應該也疼愛過我,而我,竟是連他的墓在哪也沒認真記起來,好一個不孝子孫!

清明時節倍思親,想到遙遠的家人正著忙祭拜事宜,心一陣空虛。

懷念小時候幫忙祭拜的光景,那是在午後時分,同房的族人每戶人家都要派人參與,小朋友更是不可缺少的成員之一。懵懂的我們只覺得跟著大人到處掃墓是件很有趣的事,因為那些荒郊野嶺是平常不會踏入的地方,而幫忙掛墓紙和燒紙錢對我們來說也是得心應手的一樁事。雖然我們是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在做這件事,但說真的,小小的心靈是不懂得哀傷的。不懂得去問為什麼祖先們要葬在各個不同的地方?他們不寂寞嗎?

祭完所有的祖墳之後,最期待的一件事也是這趟旅程的酬勞,每個小朋友都能分到一大袋混搭的餅乾與仙貝,當拿回家給媽媽看時,心中會有一股莫名的驕傲。想是成就感在作祟吧!

面對死亡是這年紀所無法避免的傷痛,如何敞開胸懷坦然對面這事也是人生必修的一大課題。想和好友們一同在墓園裡散步,尋找各自的親人,然後一一向他們問候,希望大家在另一世界也能做個好朋友,不怕孤單。

 

 

2006513日   刊登於金門日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春之祭 墓園 清明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豆仔 的頭像
    豆仔

    豆仔的平凡小世界

    豆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