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這二個字,似乎只有用在逝者身上,才能不辜負她的美。
2017年6月24日第28屆金曲獎頒獎典禮,「特別貢獻獎」頒給了20年前離開我們的張雨生。在1997那年的10月20日凌晨,一場突來的車禍帶走了正要再度發光發熱的小寶,留下的是說不完的遺憾。
引言人陶晶瑩是小二屆的政大吉他社學妹,她說:「回憶起第一次見到張雨生,是在跟現在一樣的夏天,是在1986年,算一算已經30年。」一開口便已哽咽,因為,曾經有過那樣的情份,想想我這外人,動不動眼眶也要泛淚,因為,年少的歲月正好恭逢其盛。
她說:「他是個胸懷天下的知識份子,歌裡其實有不少的批判,更有真真切切的熱血。」誠如他在1989年有了想要譜曲的衝動是為了六四背景的〈沒有煙抽的日子〉而且第一次譜曲也和他的第一首廣告歌一樣,一鳴驚人。
她說:「短短十年的音樂歷程,他就像一場美麗的煙火,在最燦爛時,永別了靜夜星空。」燦爛的出場,燦爛的退場,像煙火一般的人生。
最後,在介紹張惠妹進場前,她播放了由政大學長所提供的音檔,讓世人再次聽見小寶的說話聲及笑聲。
隨後的張惠妹獻唱「雨後星空」向恩師致敬,〈天天想你〉〈以為你都知道〉〈後知後覺〉〈不顧一切〉〈我期待〉一連5首曲子。
從寧靜的黑幕中傳來天后悠悠的嗓音「天天想你天天問自己……」有種令人屏息以待的揪心。
〈後知後覺〉這首歌與〈我期待〉原先都是收錄於《卡拉OK.台北.我》這張不被市場所接受的專輯,「你寛容慈悲,我能振翅高飛,你卻功成身退,我不及言謝,你不告而別,我才後知後覺。」原本引不起注意的一首歌卻在身後成為張惠妹紀念他的主題曲,字字句句彷彿早就預知了這場美麗的誤會。最後,阿妹終究還是邊拭淚邊唱著Say Goodbye~
張雨生的音樂之路,除了本身愛唱歌之外,更多的是為了圓妹妹的歌手夢。一個他疼愛有加卻提早被上帝帶走的小妹。
張雨生與張惠妹,一個是在酒吧發掘並打造了台灣有史以來的超級大天后,一個是用自身的條件讓世人再次見證如師如兄長的音樂才能。
張惠妹之於張雨生,名字跟媽媽很像(張惠美),年齡跟妹妹很接近,所以,緣份這件事對這兩人來說,真是天註定。
退伍後的張雨生一心只想做自己的音樂,首張創作《帶我去月球》成績還不算差,但就在充滿實驗性或是超前衛的《卡拉OK.台北.我》這張專輯中,他徹底被市場所遺棄。
悲慘的銷售量並沒有消減張雨生對音樂的熱愛,他參與舞台劇的演出,他遇見了張惠妹。為阿妹量身製作《姊妹》《BAD BOY》這二張專輯,成功的融合音樂與市場,兩人合體,所向披靡。所以,每每張惠妹提及張雨生都非得淚崩不可。
1988年3月,還在就讀大四的張雨生帶著樂團參加「第一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榮獲優勝及最佳主唱,獲得唱片製作人翁孝良的青睞,也因此有了「小寶」這外號,因為是製作人的第三個寶。
隨後的廣告歌〈我的未來不是夢〉真的是轟動了當時的全台灣,充滿希望與夢想的一首歌,直至入伍後國防部都還特地出動直昇機送他降落在台灣區運動會的閉幕會場,就只為了唱這首〈我的未來不是夢〉。
另外一首歌〈和天一樣高〉是1988年空軍官校招生主題曲,回想那時的軍校招生都特別的振奮人心,充滿勵志的未來。而就在今年的此時此刻,我們的軍校嚴重的招生不足,軍官的空缺也嚴重的補不足,怎能不感慨啊。
帶著當紅炸子雞的人氣,他參與了電影《七匹狼》的演出以及主題曲〈永遠不回頭〉的演唱。〈永遠不回頭〉和〈烈火青春〉合唱者大同小異,幾位年輕的靈魂搖滾著對於生命的熱情與執著,為了實現夢想,不論是黑暗或者是烈火都要勇敢的往前衝。
那是一個充滿熱血的年代,教人懷念的年代。
張雨生的抒情歌曲〈天天想你〉讓他一躍成為學生情人,讓不知道可以想誰的國中生也能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思念。〈大海〉是我和同窗姊妹的最愛,我們會坐在慈堤望著大海不停的合唱,海風習習,年輕的心有些飛揚。後來才知道,這二首歌其實是唱給已故的小妹聽的。
1997年,是小寶最忙碌的一年,也是最驕傲的一年。
從阿妹《BAD BOY》到阿妹妹《我要為你做做飯》,他還接下果陀劇場《吻我吧!娜娜》音樂總監。這是台灣首部Live Band搖滾歌舞劇,他完成了一開始自己以為的「不可能的任務」。到了10月,他發行自己的創作專輯《口是心非》,一張集大成的音樂專輯,一頭金髮的大師造型襯托他的音樂地位。
〈口是心非〉這首歌一聽就喜歡,很有大將之風「於是愛恨交錯人消瘦,怕是怕這些苦沒來由;於是悲歡起落人靜默,等一等這些傷會自由。」沒想到新歌出來沒多久致命的車禍便發生了。
他是張雨生,一個在雨天出生的孩子。
他是金曲史上,最年輕的特別貢獻獎得主,用的是戰戰兢兢、努力不懈的十年所成就而來的。
寫於2017年7月~~